主调还是煽情
周公子读完信微一耸肩的样子可真萌啊
其实整体构思比朗读者要好一点 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反感 每一寸的画面上都离不了广告主那三个字 怎么看怎么多余
而且嘉宾侃侃而谈的内容基本就是XJB扯 周围或以圆桌或以柜台等形式散散而坐 不发一语纯是作摆设的一堆高颜美女更是显的多余不堪
缺多于优 还是弃了
我看的是关于生死那期,印象都很深刻。第一是太平轮沉船,幸存者的生的悲戚;第二是,吴三桂写给父亲的一封信,正气凛然;第三是一位作家父亲想叫小儿子回来吃晚饭,可他知道,儿子永远回不来了;第四是琼瑶阿姨对于自己身后事的交代;第五是白血病研究生,没办法当面对母亲"肉麻"的夸赞,也没办法告诉母亲他的痛苦,他想让别人帮他念,我失声痛哭了,那时。
生,怎样算是生?死,怎样真不后悔就此离开人世?
感谢海外还没禁,虽然只看了两期,但是对比第一季,
首先有几点我个人感觉不如第一季,1. 这个赞助有些出戏,天天贷不断出现,主要是我觉得这个赞助不太搭这节目;2. 我不太喜欢这次的场地,读信人的场地不如第一季,之前有那种小座谈的感觉,然后有追光,而这一季像个大礼堂,仪式感太强了。解读人的场地也有些奇怪,有吧台,还有书柜,一些素人散坐其中,有点杂。
同时,优点也很明显:
1. 加了徐涛这个主持人,这个声音实在是太有魅力了,而且在读信前讲述背景,这个设计很赞,能更容易带入这个场景。
2. 终于把之前那个女解读人给换了,太喜欢插话了之前,这次的到现在为止感觉解读蛮有意思的。
3. 这次好多新的读信人同样很出彩,周迅作为开场很惊艳,一个小女生的信很适合周迅来读,周迅后面一阵静默含泪,观众鼓掌,她口型还在说不要鼓掌,真的很可爱真实; 第二个是赵立新,老戏骨,开始的那段自述很有意思,和听众对话;第三个是李立群,很有代入感。。。这些艺术家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感觉依然如第一季般动人
第二季见字如面,说实话是在百无聊赖点开腾讯视频,被周迅吸引进来的。特别喜欢周迅的气质。这个时代,人和人,节目和人,都是靠着一眼的气质互相吸引的。我平常很少看综艺,了解的不多。看到周迅就点开了,等广告的间隙,脑海里残存的是董卿朗读者的感觉,心想,不要尴尬的表情和多余的煽情了吧?
然后主持人开始说话了,声音真的无可挑剔,磁性,韵味,感情,耳朵很舒服。我算是个轻微声音控,平时打开电视,能从很多甚至央视主持人的话中听出别扭的,不动听的,让人忍不了的成分,地方台的更多,可是,这个主持人真的很好,好东西是不可多得的。他的声音已经超越了个人形象,他说话时,整个人显得年轻,高大,帅气,超越了自己。然后是信的内容还有艺术家的演绎。都几乎是完美的。恰到好处的离开,恰到好处的投入个人感情。
我个人不太喜欢读完以后的解读环节,包括主持人,嘉宾。并不是不好,各有所爱吧,我比较喜欢读信之前的导入和背景介绍。
希望节目继续这样的风格。
古之韵,人世情长
-浅析《见字如面之古韵》
穿越时空的界线 通古今的岁月关辉 一封封书信跨过浩瀚长河解读那些信笺背后的人世情长,历史的沧桑依旧撼动不了数封书信的魅力,带来的是撼动人心的句句忠言和不变的人生追求。《见字如面》以书信为内容以读信为形式声情并茂的用文字来还原写信人的故事 用别样的人生讲述平凡的一世。
见字如面,让我们遇见不同 遇见平凡的故事 遇见一个历史人物 解开岁月的厚重 用语言演绎那段往事风云纷争。
每一期的主题都别出心裁
我说
像之前大嘴姚所说这真是个安静的节目。从第一季没有流量明星,没有华丽的舞台,喧宾夺主的后期跑跑跳跳大笑大闹。只有安静的聆听历史的声音,家人,爱人的声音,还原此情此景。
让人如此动情,光是听就能浪费我一包面巾纸。
这节目真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。第一季的惊艳给我带来继续追第二季的惯性。
戏精讲解
从归亚蕾,张国立,何冰,张涵予老师们演绎告诉我们演员的台词是多么重要,就连人家的一口痰都是有演技的。比起今年夏初某水果台办的读书节目。演员演技上可多了不止一口痰。
新的一集,我放了包纸抽在身边,封封信泪崩,到最后李真的信不能自已。希望他能康复。
周迅的女子力,赵立新老师的霸气,李立群老师的无助咽喃……….声音一到画面已出。
许子东老师和梁文道老师的精彩讲述,有种英雄略同。还是说下太平轮那一段,主持人一句你有认识和它有关联的吗?梁文道和许子东老师讲话真是解气。不同书面,他们就是见证人。
<图片1>
https://img3.doubanio.com/view/thing_review/small/public/p926941.jpg
见字如面 第二季:一点杂感及建议(若有下期:-|)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yuyangsl.cn/video/id-327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