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前就想谈一点关于工作的看法,挺喜欢这个剧的,看过一段时间了,仍然有一些印象。
其实我和这个剧中的人物小满有一点点相似,我也是常年几乎很少工作的人,唯一比较长的一份工作到现在为止做了五六年,是一份做设计的兼职,这份工作还是挺轻松的,大概可能只占用了不到五分之一的时间精力,而且时间上挺自由的,有任务的时候就赶紧做一些,没事的时候就和不工作一样,平时也不用按时上下班。
我和小满不同的是,他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工作,创业开店失败后一直待在家里
因为没有想做的事
就什么都不做
这样不太好
不如先从自己不讨厌的事做起,如何
执着于想把兴趣发展为工作
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
就会使你失去遇见新的兴趣的机会
反而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

忽然觉得,阿满去正儿八经的面试竟有点像「全村人」的希望。这小伙有点撞脸国内某男演员。

他穿着7万一套的西装去往应聘国会议员助理的路上,路遇跑马拉松的队伍,便绕道从天桥上走,正好被天桥下的比赛助兴的乐队里的大叔们看见,他们向不远处的阿满投去热情的目光,甚至喊出了鼓励他的话。
存在高于本质
人生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。看清晨的朝阳,从千米的高空眺望钱塘江和西湖,在午夜时分写日记,整理狭小的寝室,准备换季的衣服,把东西弄着整整齐齐的,在没有室友的寝室里吃味道超重的泡面,苦恼明天还要继续改代码,上淘宝买喜欢的衣服,把洗好的鞋子朝着太阳整整齐齐的摆好,磕着咸味瓜子看日剧,享受平平淡淡又格外生动的日子。这便是人生的意义吧,去享受美好。
一家人吵吵闹闹,遇到问题也会想办法解决,就算被过去困住也没有关系,总会有一个人在前方等着你,在走向结局的路上
去年我的感动日剧奖颁给《风平浪静的闲暇》,今年就先颁给《我的事说来话长》吧。
前半段只是叙述一些家常,做一些人物关系的铺垫,后面慢慢发现这一家人各有各的性格,各有各的想法。虽然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些困难,但是这些人都没有放弃,互相鼓励着,最终,爱让生活越来越好。
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也是似男主一样的自嗨型选手,一方面待业在家、阅读思考、怼天怼地、生活有趣,好不自在呀;另一方面自己心里其实并不甘心就这样过一生,只是不愿尝试,不愿放不下所谓的面子罢了
最后的最后,阿满穿着帅气西装独自走在高高的天桥上,下面是长长的马拉松队伍,嘈杂声里传来格外清晰的亲友们为他面试加油的声音。阿满哭了,但依然骄傲地抬着头;姐姐也哭了,她为弟弟终于迈出这一步而欣慰与高兴。我也想哭,因为我觉得阿满在经历比啃老更痛苦的事情——六年了,他最终还是被别人推着走向了茫然未知的前方。他想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那条可以坚定并心甘情愿一直走下去的路,他找不到,也没人再给他时间继续找。
连阿满都不到的事,我们又怎能做到呢?
这是一个缺少父权的家庭。正是因为这点
三个月家庭成员的相处,呈现出无比的温馨,大家明面上互相打嘴炮,实际却比谁都更在乎对方的感受。10集叙述了多个角色的故事,每个角色的故事都和其他角色相关联,我看的真过瘾。这也是我喜欢看日剧的一点,它不拖沓,能迅速把一个故事交代清楚,让观众看清背后的发展与变化,不会一上来就几十集的容量,大容量实在难追,更不要提各种套路和兜圈子。
追剧还是要预先选择,看一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类型,有没有和自己的经历有相似之处,或者想要从剧中得到什么启发,否则,哪怕是10集,你也很难追完
我的事说来话长:絮絮叨叨絮絮叨叨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yuyangsl.cn/video/id-27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