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这个电影着实让我很震撼,似乎是今年继湄公河行动之后的又一部让我深思的片子,看得出来导演很用心地在拍,但不免有点血腥,暴力与冷血,可能不适合少年(14岁以下)看。
先来说一说演员们吧,总体感觉演员演得很到位,当然有一部分是导演杨树鹏的功劳。欧豪饰演的角色是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,心里有些叛逆的因素在里面,他有着那个年龄男孩子该有的争强好胜,不怕输与对爱情的执着,以至于到最后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我到现在都很惊讶爱情真的可以到达那样一种境界
“你看到的真相并不是真的真相。你爱我吗?我在用生命爱你。一个完美的骗局只需要一个条件,那就是欲望。”电影始终保持着悬疑,不到最后猜不透,电影结局很感人,看哭了,少年的爱情,是在用生命,少女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呢,双方都为了对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。看了微博上的影评之后,确实觉得把女医生想成是boss也讲的通,当然这部犯罪悬疑片的深度是在的,爱情,人性…
没有语言了,一个完全不成立的故事,一个大牌到可以随意使用警方资源的高级黑客,居然费那么大的劲安排了一个纯二逼的复仇计划。郭晓东好演员,可那个角色苦了他,不是凶残而且无脑。开车经过小县城临时起意强奸了一个毫无姿色的妇女——这是建筑民工酒后干的事情好不好?然后,坏了强奸犯的孩子生了下来,六岁的孩子生病,妈妈没办法去求强奸犯爸爸给点钱救命。然后强奸犯爸爸杀了她。——这不是凶残这是毫无逻辑好不好?不多说了,谁看谁倒霉。可惜了一批实力好演员!
在《少年》的最后一幕,苏昂告诉林巧“我用生命在爱你。”
影片开始后,我就一直疑惑苏昂本人的偏执,复仇何必这样大费周章?直到苏昂在渔船上说出事情的经过,在爆炸的前一分钟还叮嘱张警官“救林巧,把林巧带走。”——可林巧只在他的脑海里多活了十年。我心里的疑惑解除了。苏昂的复仇并非为了自己,他为的是他最爱的,同样也最爱他的人——林巧。十年前林巧为给苏昂报仇而死,十年后苏昂便用生命为林巧复仇。2006年苏昂被打成重伤后就一直离不开药物治疗,可影片里两次出现了满满的药瓶,暗示我们苏昂并没有按时按量吃药。因为林巧,他把生命当做复仇计划里的一个环节;同时清醒的他也告诉自己,吃药治病就意味着他再也见不到那个他最爱的人。清楚这一切缘由之后,我终于明白了少年的意义,他是苏昂。一个偏执的少年,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少年,一个孤独的少年。
“什么样的种子开出什么样的花”,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张警官不会是一个配角那么简单。苏昂选定每一个人
喜欢这个类型片,但国产少有,特意去看。
故事还算完整的,能讲圆,配角清一色演技派。
男主各方面都太单薄,仿佛一包薯条可惜番茄酱不够…
男主病情多次提及,减小了谜底揭晓的冲击。
女医生开始说话怪怪的,好像用气声,后来自然很多。
音乐家看着就像变态,变身前变身后对比不明显。
抢匪妖孽足够,智商再高些作为反派分量就足够了…
警察逗比二人组,本来想和段奕宏在烈日灼心里的形象对比一下,感觉还是算了,风格不同。
有些情节过度有点僵…
警察前一秒还只是站在办公室,后一秒被局长骂
《少年》——剧情的二次反转惊艳我的眼:
一向倾心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电影,例如《伊甸湖》,例如《致命身份》,例如《水果硬糖》。
这类电影会让我想到孟子的"性本善"论和荀子的"性本恶"论。或许是年龄越大,越是对人的本源着迷吧,总觉得有一种直指人最初本性的力量。
但可惜的是,貌似关于这方面的电影题材在中国过于敏感,很少见。
所以,这部关于少年犯罪的电影成功吸引了我。
开场挺震撼的,有种韩国电影般的暴力与残酷,少年苏昂站在自强二字前面,被霸凌的铁锹打倒。
越来越喜欢张译了
《少年》关于删减的部分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yuyangsl.cn/video/id-133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