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8岁的时候,我看过这版的《天龙八部》,当时觉得超好看,可是现在由于化妆技巧的娴熟,人物衣着的考究,武打特技的设计都会让你觉得当时好土呀!嘿嘿,那就笑笑吧!
偶尔刷刷抖音,熟悉的主题曲突然响起,怀旧之情突然涌起,勾起年少时武侠热情,时过境迁,儿时的梦想已成往事,但情怀还在,青春的懵懂被武侠勾起,曾经憧憬的人和事都渐渐清晰,想起翻翻豆瓣,看看好多评论都是十几年前所写,满满都是回忆,现在只记得主题曲了!好想再回顾一次经典,希望朋友们能提供一些链接或者APP,让我慢慢欣赏、慢慢回味,寻找儿时的情怀!
穿黑穿得最得我心的,是无线八二版《天龙八部》中的杨盼盼。她演的是木婉清,剧集还安排她为了段誉被慕容复杀掉。段誉是汤镇业。小时候看一本杂志,讲他和翁美玲情事的,说他当年在香港被称作“米粉塑的小生”。确实够粉的,脸还有点圆,衣着很富贵,确实是一副不晓事的公子哥的样儿。要将他和陈浩民比较的话,我会说,一个痴,一个呆。算起来还是痴好点,不过这是凌波微步加分的结果。陈版是一气乱跑,好歹汤版顾及了步法,还舞姿翩然。
八五年还是什么时侯有部才五集的贺岁剧《杨家将》,阵容强大得令人发指,将当时的一二线一网打尽。不过它很粗糙,明显是急就章,一提而过便罢。除了它,我看最豪华的就是这部八二版《天龙》了。黄杏秀分饰阿朱和钟灵(最可爱的钟灵)、谢贤的段正淳(扮相不合原著,但最风流,也最适合黑色)、石修的慕容复(不是原著中的清雅公子,但是最帅的)、陈玉莲的王语嫣(最有深闺小姐的样子,那把团扇,现在还记得,还有“藕色纱衫”)、陈复生的阿紫(明艳少女)、梁家仁的萧峰(最像胡族、最苦情的萧峰
这版分成两部分,前30集还原了原著后20集完全脱离原著,但不带有任何主观臆断公正说,前部分不算好,演员演技很青涩,很呆板,很像专门背台词,唯一亮点聚贤庄血战,这段可以和黄日华版比肩,特别梁家仁真不愧是武打演员,真功夫拳拳到肉虎虎生风,特别是那一连串连环踢加凌厉掌法及舞刀,这方面不是任何人可以比肩,黄日华也能打的像模像样,但到底不是打星,欠缺力道。后期是脱离原著了,但真的越改越有看头,慕容博计划一辈子愿望怎能被扫地僧三言两语就打消了?太牵强,果然他是假装内心依旧算计复国
文/风兮醉影
文发表于热血古龙论坛2008年12月14日
真正意义上的怀旧,是要有所经历的,否则只能算是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过往。倘若七年前追踪怀旧影视不算怀旧,那么现在回忆七年前的岁月是否称得上呢?
七年前的怀旧岁月里有两部怀旧影视剧最令我痴迷,一部88年的《绝代双骄》,一部82年的《天龙八部》。
我记得当时就是被一张卡拉OK碟的《两忘烟水里》MTV打动了,说得再具体一点,是尾声部分陈玉莲抚琴时嫣然的一笑。大街小巷地跑遍,偏要找出这部片来,岂知那个年代早已老去。所幸网络上是可以找到些资料的。原来82《天龙》不仅有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辉黄经典,还有插曲4首,同样地动人心弦:《湘女多情》和《付上千万倍》,关菊英夜莺般的嗓音至今仍能让我幻梦出许多唯美的画面;《情爱几多哀》,我想我就是因为这首歌迷上关正杰的声音的。这首歌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,首先,它有着不折不扣的古典韵味,伴奏的选择很关键,顾嘉辉先生将中国的扬琴和西洋的吉他配合得天衣无缝,两种乐音缠绕难解,间中以木鱼打点做节拍
八零年代的武侠世界,从《射雕英雄传》到《绝代双骄》……到《天龙八部》,懵懵懂懂地看了很多,半知半解欲罢不能,被老妈说是个“电视迷”嘻嘻
初看《天龙八部》,不甚解其义,以为这个剧有八部,后来看了书原来是引用佛经,书中最后曰“无人不冤,有情皆孽”,超度了世人,点化了苍生。
黄日华的萧峰,樊少皇的虚竹,以及陈浩民的段誉是经典啊~虽不忍直视现在的陈浩民…咳咳
这版天龙八部虽然脱离原著极大,但真的很有亮点。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yuyangsl.cn/video/id-53606.html